湖北
登錄 登錄 注冊 注冊

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400-023-1785

在線咨詢

微信咨詢

微信掃碼咨詢

微博關注

在線客服

頂部

切換欄目
選擇分類
升本政策
考試科目
考試大綱
招生簡章
報名時間
考試時間
招生計劃
專業(yè)對照
招生院校
歷年試題
分數線
成績查詢
報考流程
升本培訓
選擇地區(qū)
重慶專升本
云南專升本
貴州專升本
四川專升本
山東專升本
湖北專升本
河南專升本
陜西專升本
浙江專升本
山西專升本
安徽專升本
河北專升本
甘肅專升本
江西專升本
新疆專升本
湖南專升本
遼寧專升本
海南專升本
天津專升本
寧夏專升本
內蒙古專升本
黑龍江專升本
廣西專升本
點擊篩選
取消篩選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升本資訊 > 正文

2023年?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專升本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綜合》考試大綱

2023-05-11
來源:好老師升學幫
閱讀 1353
導讀:本文是2023年?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專升本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綜合》考試大綱,由好老師升學幫整理供大家參考。

一、考試科目名稱: 《專業(yè)綜合》

  二、 考試方式:筆試、閉卷

  三、 考試時間:120分鐘

  四、 試卷結構

  總分150分,本試卷由五個部分組成:單項選擇題20分,填空題20分,名詞解釋題20分,簡答題20分,論述題30分,作文題40分。

  五、 參考書目

  《中國古代文學史》 (第二版) (上冊), 《中國古代文學史》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

  六、 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學思潮、流派、文學現象的基本特征以及 代表作家與重要作品;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與技巧,能夠寫出語言通順、主題鮮明、具有一定思想性的現代文作品。

  七、考試范圍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文學史》 (第二版) (上冊)第一編先秦文學

  (一)先秦文學緒論

  1.中國文學源頭

  2.先秦文學形態(tài)

  3.先秦文化與文學發(fā)展軌跡

  4.先秦文學的特點及地位

  (二)上古神話

  1.神話的產生、流傳和保存

  2.神話形象和故事

  3.上古神話的精神、藝術及影響

  (三)殷商西周的書面散文

  1.甲骨文和銅器銘文

  2. 《周易》中的“卦爻辭”

  3. 《尚書》中的殷周之文

  (四) 《詩經》

  1. 《詩經》的結集與流傳

  2. 《詩經》的內容和情感

  3. 《詩經》的藝術特征

  4. 《詩經》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五) 《左傳》與春秋戰(zhàn)國歷史散文

  1. 《左傳》

  2. 《國語》及《瑣語》 《穆天子傳》 《晏子春秋》

  3. 《戰(zhàn)國策》

  (六) 《孟子》 《莊子》與春秋戰(zhàn)國諸子散文

  1. 《老子》 《孫子》 《論語》 《墨子》

  2. 《孟子》

  3. 《莊子》

  4. 《荀子》 《韓非子》

  (七)屈原與楚辭賦

  1.屈原的創(chuàng)作與楚辭的產生

  2. 《九歌》 《招魂》 《天問》

  3. 《離騷》

  4. 《九章》及其他

  5.屈原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6.宋玉辭賦

  第二部分: 《中國古代文學史》 (第二版) (上冊)第二編秦漢文學

  (八)秦漢文學緒論

  1.秦漢時期的文學生態(tài)

  2.作家群體及作家心態(tài)

  3.經學對漢代作家及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

  4.秦漢文學的特征與嬗變過程

  (九)秦與西漢散文

  1.秦代散文

  2.西漢前期的散文

  3.西漢中期的散文

  4.西漢后期的散文

  (十)西漢辭賦

  1.西漢辭賦的興起與軌跡

  2.賈誼《吊屈原賦》及騷體賦創(chuàng)作

  3.枚乘的《七發(fā)》

  4.漢武帝時期的賦作

  5.司馬相如與《子虛賦》 《上林賦》

  6.其他辭賦創(chuàng)作與游獵賦的承襲

  (十一)司馬遷與《史記》

  1.司馬遷的生平與《史記》創(chuàng)作

  2. 《史記》的思想內涵與“實錄”精神

  3. 《史記》的藝術成就

  4. 《史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十二)東漢辭賦

  1.東漢散體賦的沿襲與京都賦主題

  2.班固的辭賦觀及其辭賦創(chuàng)作

  3.張衡的京都賦與新抒情賦

  4.東漢其他辭賦

  (十三) 《漢書》及東漢其他散文

  1. 《漢書》的成書及其體例

  2. 《漢書》人物傳記的思想內涵

  3. 《漢書》的文學價值及影響

  4.東漢其他史傳散文

  5.東漢論說散文

  (十四)漢代樂府詩

  1.樂府與樂府詩

  2.漢樂府詩的情懷表達

  3.漢樂氏 府詩法 的H 敘事市 萬法1

  4.漢樂府繼承的詩歌傳統(tǒng)及其影響

  (十五)漢代文人詩

  1.楚聲與西漢文人詩

  2.五言詩的形成與東漢文人詩

  3. 《古詩十九首》

資料來源:http://www.hbasstu.net/jwc/info/1029/1999.htm

留言咨詢
* 姓名
* 手機
* 所在學校
最新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_无码精品国应Aⅴ左线_一本二本无码专区_97人妻碰碰碰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