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科目
《管理學原理》《基礎會計》
二、考試大綱
《管理學原理》
(一)主要考核內容
第一章 緒論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管理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時代背景
2.理解管理學的學習意義、組織與管理兩個概念的定義和 內涵
3.掌握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管理的本質、基本原理、基本 方法和基本工具。
第二章 管理理論的歷史演變
主要考核要求:
1.掌握古典管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基本觀點、先 進性和局限性
2.掌握現(xiàn)代管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觀點、先進性和 局限性
3. 掌握組織趨同的不同機制,和企業(yè)流程再造的原則和過
程。
第三章 決策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決策的要素、功能和任務
2. 理解決策與計劃之間的關系、決策的不同分類標準;能 夠區(qū)分不同的決策類型
3. 掌握決策的概念;掌握決策的特征
4. 掌握決策過程模型和決策準則,能夠在不確定情境下根 據(jù)不同的標準做出不同的決策。
第四章 環(huán)境分析與理性決策
主要考核要求:
1. 理解一般環(huán)境、具體環(huán)境和組織內部環(huán)境的主要構成部 分
2. 掌握 PEST、SWOT 等環(huán)境分析工具
3. 掌握環(huán)境不確定性評估模型、決策背景分析步驟,以及 活動方案生成方法
4. 能夠使用決策樹工具對活動方案做出評價。
第五章 決策的實施與調整
主要考核要求:
1. 理解計劃編制過程,掌握計劃的定義、內涵和作用
2. 掌握滾動計劃法、項目計劃技術、計劃評審技術、甘特 圖等計劃編制方法
3.掌握目標管理的基本觀點、特點、過程和評價
4. 掌握 PDCA 循環(huán)的內涵和實施步驟。
第六章 組織
主要考核要求:
1.了解機械式組織和有機式組織的表現(xiàn)形式;了解組織結 構的演變趨勢
2.理解組織整合過程中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管理幅度 和管理層級、集權和分權、直線和參謀之間的關系
3. 掌握組織設計的定義、任務、影響因素和原則;掌握組 織結構的定義、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能夠說出各種組織結構的優(yōu) 缺點。
第七章 人員配備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人員配備的任務、工作內容和人員來源;了解人員 錄用的流程和方法;了解人事考評的方法和程序
2. 理解人員配備的原則;理解人事考評的功能和要素;理 解人員培訓的功能和任務
3. 掌握人員配備的原則;掌握人員選聘的標準、主要途徑 和方法及各自的優(yōu)缺點;掌握人員培訓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yōu) 缺點。
第八章 組織文化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組織文化的分類
2. 理解組織文化的塑造過程
3. 掌握組織文化的定義、特征和影響因素
4. 掌握組織文化的構成、功能和反功能。
第九章 領導的一般理論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領導三要素
2. 理解領導與管理之間的關系;掌握領導的內涵和特征
3. 掌握領導特質理論、行為理論、團隊理論、情景領導模 型、領導—成員交換理論、領導者角色理論、權變領導理論以 及路徑—目標領導理論。
第十章 激勵
主要考核要求:
1. 理解激勵機理,理解不同人性假設下的不同激勵方法
2. 掌握行為基礎理論、過程激勵理論和行為強化理論的基 本觀點及各自的先進性和局限性
3. 掌握常用的激勵方法。
第十一章 溝通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有效溝通的標準; 了解沖突產(chǎn)生的可能原因
2. 理解不同類型的溝通之間的差別;理解如何克服溝通障 礙;理解不同沖突類型及其對組織的影響;理解沖突管理中抑 制和激發(fā)沖突的權衡
3. 掌握溝通的定義、作用和溝通過程模型;掌握主要的溝 通障礙來源;掌握沖突的定義和特征;掌握沖突管理的策略。
第十二章 控制的類型與過程
主要考核要求:
1. 理解不同的控制類型及其優(yōu)缺點
2. 掌握控制的定義、內涵、原則和控制的過程
3. 掌握常用的控制方法。
第十三章 風險控制與危機管理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風險及其分類
2. 理解風險管理的目標;理解危機和風險之間的區(qū)別
3. 掌握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的過程和主要方法、 策略
4. 掌握危機預警、反應和恢復的基本流程。
第十四章 創(chuàng)新
主要考核要求:
1. 理解管理創(chuàng)新和維持之間的關系;理解不同的管理創(chuàng)新 類型
2. 掌握創(chuàng)新的定義和內涵
3. 掌握創(chuàng)新的主要動力、創(chuàng)新管理決策和創(chuàng)新領導。
第十五章 組織創(chuàng)新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勒溫的組織變革理論
2. 理解制度結構創(chuàng)新、層級結構創(chuàng)新、文化結構創(chuàng)新的過 程和結果;理解知識與組織之間的關系;理解組織學習和組織
修煉的基本觀點
3. 掌握組織變革的四條路徑,變革過程的障礙以及克服障 礙的方法;掌握知識創(chuàng)新的模式和過程。
(二)參考書目
馬工程編寫組.《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年出版.
《基礎會計》
(一)主要考核內容
第一章 總論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會計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2.掌握會計的含義、職能與目標
3. 了解會計循環(huán)、作用與方法。
第二章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主要考核要求:
1.掌握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這六個企 業(yè)會計要素的概念
2.掌握會計等式。
第三章 會計核算基礎
主要考核要求:
1.掌握會計基本假設、會計計量屬性和權責發(fā)生制、收付實現(xiàn) 制
2.熟悉并理解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確認要求。
第四章 賬戶與復式記賬
主要考核要求:
1.掌握會計科目的定義、設置原則和分類
2.掌握賬戶的定義、分類及基本結構
3.理解會計科目與會計賬戶之間的關系 4.掌握復式記賬原理和借貸記賬法。
第五章 企業(yè)主要經(jīng)濟業(yè)務的核算
主要考核要求:
1. 理解并掌握企業(yè)(主要是制造業(yè))資金籌集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2. 理解并掌握企業(yè)(主要是制造業(yè))供應過程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3.理解并掌握企業(yè)(主要是制造業(yè))生產(chǎn)過程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4. 理解并掌握企業(yè)(主要是制造業(yè))銷售過程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5. 理解并掌握企業(yè)(主要是制造業(yè))利潤形成和分配業(yè)務的會 計核算。
第六章 賬戶的分類和總賬與明細賬的平行登記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賬戶的分類
2.掌握總賬和明細賬的平行登記。
第七章 會計憑證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會計憑證的分類與作用
2.理解會計憑證、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含義
3. 了解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分類、內容和編制要求 4.掌握原始憑證的審核方法和記賬憑證的填制方法。
第八章 會計賬簿
主要考核要求:
1.理解賬簿在會計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賬簿的登記方法、錯賬的更正方法。
第九章 編制報表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考核要求:
1.掌握期末賬項調整的方法
2.掌握對賬、結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具體方法
3.理解財產(chǎn)清查的意義和作用 4.解財產(chǎn)清查的程序和方法
5.掌握財產(chǎn)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方法, 6. 了解工作底稿的編制。
第十章 財務報告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會計報表的意義、種類、編制要求
2.理解資產(chǎn)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的作用
3.掌握資產(chǎn)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的概念、作用、結構、 內容以及編制原理。
第十一章 會計核算組織程序
主要考核要求:
1.理解會計核算組織程序的概念、意義、種類及設置原則
2.掌握各種核算組織程序的特點、使用的會計科目和賬簿,及 其賬務處理過程, 優(yōu)點、缺點及適用范圍
3.掌握科目匯總表和匯總記賬憑證的編制方法。
第十二章 會計工作組織
主要考核要求:
1. 了解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和職業(yè)道德 2. 了解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組織工作
3.理解會計規(guī)范體系的意義和我國會計法規(guī)體系的內容。
(二)參考書目
朱小平、秦玉熙、袁蓉麗主編.《基礎會計》第 11 版. 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1 年 5 月出版.
來源:宿州學院